如何在家庭环境中,支持孩子实现个体化的学习?
今天的文章来自童行的小伙伴吕丽莹,她还有一个更“网红”的身份——红豆妈,看名字就知道是生娃改变命运的典型了。
因为喜欢孩子,她在硕士期间就在做关于儿童游戏和语言教学的研究,之后一直在从事与孩子相关的工作,有了孩子以后,她将之前的所学、所思、所感,结合养育的实例,写了几百篇大大小小的文章,累计阅读量超过300万。
她阅读了大量的儿童认知、语言发展、早期教育的书籍,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:给孩子个体化的教育支持,让每个孩子都能更好地成长。她参加了两个学期的美国High Scope幼教体系的培训(倡导从孩子的认知发展体系出发,给孩子个体化的鹰架支持的早期教育体系),使自己的理念更加落地、更能实操。
给孩子个体化的教育支持,让孩子成长为他们想要成长的样子,这正是童行的理念,也是童行小伙伴聚在一起的初心,为了自己的孩子,为了更多的孩子。
前几天立铭和景芳聊了我们希望孩子怎么看世界、看到怎样的世界,今天,我们听丽莹来谈一谈,如何在家庭环境中,实现孩子个体化的学习,以及我们是如何从大处着眼、小处落地的。
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,是我一直以来最想做的事。
我带过小朋友的语言课,做过给小孩子的图书,也写过很多给父母看的如何养育孩子的文章,我的经历,一直跟孩子相关。
我去读各种各样的书,语言学、儿童发展心理学、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;我去了解各种早期教育体系,福禄贝尔、蒙特梭利、华德福、瑞吉欧、高宽课程;我渴望知道关于孩子的一切。
我发现,虽然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研究已经有了几十年的有效性研究,但现实生活中,还那么多根深蒂固的误解。
关于孩子学习的误解,还要持续多少年?
我们小时候,上幼儿园就意味着要排排坐、分果果,要开始抬头挺胸手背后,要听老师讲知识。三岁,在我们的父母眼里,意味着不是小婴儿了,要开始学知识、懂规矩了,要让老师管管了,要到学校收收心了!
也就是说,在家庭里逍遥自在的日子结束了,该进入学校好好学习了。
随着这些年对某些早期教育研究结果的片面解读的传播,学知识这件事变得不那么“政治正确”了,要爱与自由,要解放天性,甚至有些人会宣称,六岁以前都不能识字,学龄前都不要教孩子知识,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,于是选幼儿园的时候,是不是教知识,成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。
而另一个极端是,三岁孩子就开始刷各种课外班,音乐、舞蹈、英语、数学,如此种种,全都告诉你,0-6岁是大脑发展的关键期,是接受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机,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发展,你不学你就输在了起跑线!
其实以上这些所谓现代的做法,同我们父辈们的并没有本质的不同,都是对学习的片面理解。
第一,认为学习发生的场景是在学校,无论是不让学校教,还是让学校使劲儿教,总之认为家庭和学校都承载着不同的功能。
第二,认为学习就是学知识,教知识会破坏孩子的天性,不教知识孩子就会落后,总而言之学习就是痛苦的,要么放手给娃自由,要么拼命自鸡鸡娃。
第三,认为学习这件事是老师的专业范围,家长的主要作用是做好后勤,选好课外班,按时接送,学习自会发生。
但事实真的不是这样的,孩子并没有一个学习按钮,可以一键开启学习模式,更也不会进了学校去了课外班就是学习,回到了家就是休息。
孩子的学习是一种生存本能,只要他醒着,就无时无刻不在学习。
家庭、学校、社会,构成了他生活的大环境,他就像一块大海绵,一刻不停地吸收着来自环境的信息,整合、加工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。
这就是孩子的学习,这就是孩子在学习的知识,它不仅仅是发生在学校和学习环境中的,相反,在有压力的学校环境之下,学习效果反而不如家庭,因为已经有相关的研究证明,人在感觉最安全、情绪最放松的时候,学习效率最高。
毋庸置疑,家庭就是那个最放松、输入效率最高的学习场所,也是最容易被低估的学习输入场所。
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,是什么样?
我还有个身份,叫做红豆妈,因为我有一个马上三岁的可爱女儿,叫做小红豆。
真正当了妈妈之后,以往我了解的,或者自以为了解的,那些学过的、知道的、理解的关于孩子的知识,都一下子鲜活、生动起来。
同她在一起,我所知道的有关孩子学习的一切,都一下子有了最有力的例证支撑。孩子在家庭中的学习,真的就是这样的。
在真实的生活吸收知识
红豆两岁多的时候,有一回我带着她坐地铁,从地铁站出来准备刷卡的时候,她突然指着前面,说“安全”。
我定睛一看,果然前面出站口的上方,有个大红的条幅,“安全”两个字赫然在列。
当时我是震惊的,因为从来不觉得这么小的孩子需要识字,我也没教过她汉字,这样的学习可能发生在平时一起读绘本的时候,默默地她就记下了。
有些极端的观点,认为孩子六岁以前都不该识字,否则就是破坏想象力,我想说,六岁以前如果是生活在真实的生活里,不给识字也真是挺难达成的。
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,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吸收新的信息,试图将它们整合进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,并不断升级自己的认识(同化与顺应),这是我们人类在进化中胜出的自带技能。
通过充分的游戏掌握知识
我给红豆做过一个形状配对盒,在一个纸盒子上切出各种形状的切口,可以把积木按照形状投放进去。
刚开始,她眼里只看得到一个切口,用蛮力硬塞,塞不进去就挫败大哭;过了一段时间,她把所有的积木都从最大的切口中塞进去,然后打开盒子再来一遍;再后来,她不断尝试,终于能按照大小形状来投了,但菱形还是掌握不好;最后,她不仅能准确投进去,还能按颜色分分类。
虽然她早就知道了形状的名称,但将名称同手里的积木、同眼前的盒子联系起来,需要很多很多的练习。
语言认知指导了她的操作,操作也增强了她的语言认知,她把出现在书上的形状,同语言中的词,同实际的积木和切口,一一对应了起来,这就是在用手学习。
2-7岁的孩子还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前运算阶段,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在头脑中建立联系、做预测,需要实际的去操作,去实践,这样的过程,也是游戏。
游戏对孩子来说,就是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技能和思维升级。
在家长的支持下适龄发展
常有焦虑的家长提问,我的孩子三岁就开始撒谎了,该怎么教育?这其实是个需要分情况讨论的问题。
三岁以前,孩子并不能在事情的原因和结果之间建立很好的联系,也就是说,她知道她的饭洒了,也知道地上有饭,但并不觉得这两件事有什么关系。
三岁的孩子也会撒谎,他们没办法很好的区分现实与幻想,而且,沉迷于语言描绘的力量。他们头脑中会浮现一些想象中的画面,并且很喜欢把这些画面描述出来。
四岁以后的孩子可以换位思考,也开始尝试着与人共情,他们的撒谎可能是因为逃避惩罚,也可能是因为回避做事,但一定不是为了故意伤害。
所以,三岁以前的撒谎,需要帮他明确原因和结果;三岁孩子的撒谎,需要帮他们分清现实和虚幻;四岁以后孩子的撒谎,需要跟他表明,具体的行为不代表你是什么样的人。
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撒谎了怎么办,需要区别对待,具体的孩子撒谎了怎么办,更需要分别讨论。
个体化的教育尝试,突破口也许就在家庭
我上面所讲的,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,让孩子充分地生活、充分地游戏,并给他适龄的支持,这就是教育界最贵的——个体化教育。
不可能每个父母都是专家,但借助理念的更新,借助具体的指导,也许我们可以做到。
毕竟对孩子来说,最个体化的场所,就是家庭。
孩子是天生爱学习的。
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学习,这是天赋技能。因为我们人类这个天生的早产儿,早期生命最重要的任务是活下来,而经过进化验证的、能帮助我们成功活下来的、最重要的技能,是学习,这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。
婴儿从出生起就在不停地学习,眼看,耳听,口尝,鼻闻,手摸,五感信息源源不断的汇入大脑,实现身体同环境的协调,他们自发地探索、重复、假设、验证,有人研究过,孩子的学习同科学家的学习是一模一样的,他们是天生的小科学家。
在每一个他感兴趣的当下,孩子都在学习,吸收知识,锻炼技能,乐此不疲。
孩子的学习又是那么的不同。
别人家的孩子“三岁识文字,五岁诵诗书”,我们家的孩子可能就是对看书不感兴趣,别人家的孩子平衡木上走两圈一点问题都没有,我们家的孩子可能走两步就掉下来了,但他们都是正常的孩子。
即使年龄相同,发展的也是天差地别,这就是所谓的个体差异性,也就是单一的评价标准无法衡量的,孩子本身的丰富性。
孩子的发展至少有五大领域,健康、语言、科学、社会化、艺术,当前的教育体系可能无法实现对每个孩子的个体化的关注,准确地记录每一个孩子每个领域的发展历程,给他最合适的教育方案,但这一点,家庭是可以做到的。
这也是我如此强调家庭教育的原因。
孩子在家庭环境中自然发生的学习,是最放松,也是最高效的,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,也是最能给他适龄支持的,这一点,再敏锐的老师也做不到。
昂贵的个体化教育的尝试,也许我们可以在家庭中实现。
只要借助一个好用的工具。
我们怎么才能实现个体化的教育?
我一直以来最想做的,就是如何将经过验证的、抽象的早期教育理论,真正的去用到每一个孩子身上,实现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化的发展。
这件事,凭借童行的团队,凭借家长自己,都很难实现,但我们联合起来,或许可以。
于是就有了这个“童行读书看世界”亲子阅读计划,我们花了几个月时间,从几千本绘本之中,选出了100本,构成了“童行读书看世界”的基础,这就是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,希望所有的孩子,看到的世界。
希望孩子们能够看到自己(我是谁),看到周围(我在哪里),看到世上的芸芸众生(我如何了解世界),看到其他的万事万物(世界什么样),看到时间的长河里,我们的过去和未来(世界的过去和未来)。
这是很宏大很抽象的任务,真的能一步步地实现吗?
答案是可以的。
我们的规划,从大处着眼,力图呈现一个丰富的、宏观的、多元的世界,我们的操作,从小处落地,每周一本绘本,两个问题,串联起整个大的系统。
5大哲思领域,25大探索主题,100本绘本,200个科学、哲思好问题,系统地串联起孩子对整个世界的认知。
我们会从生活本身出发。
孩子具体的经验、鲜活的体验,都是认识世界的基础,在此基础上,我们在进行展开和扩展,每一个可以同孩子探讨的问题,我们都会给出详细指引,我们鼓励大家在生活中与孩子展开对话。
我们会从具体可操作的游戏出发。
孩子对于这些抽象的知识的认识,不是浮于表面的,我们会鼓励大家带孩子走出家门,去观察身边的一花一木,去认识附近的建筑遗迹,也会鼓励大家在家里同孩子一起手工,一起动手探索,一起角色扮演。
我们也考虑了适龄的角度。
我们的绘本会分大龄小龄,从故事本身出发,每个孩子都能获得不同的乐趣,我们的知识和哲思会循序渐进,知识本身的难度也会循序渐进。
我们不会要求所有的孩子有着同样的理解、同样的进度,这也是不切实际的,我们希望,将这些孩子可能需要的知识和材料分类准备好,在他们感兴趣的时候,能给到适当的支持。
真实生活中的孩子,一个与另一个,都非常的不同,而且,这很正常。
父母们(包括我)常常最容易焦虑的一件事,那就是,别人家的孩子已经如何如何,我们家的孩子还这样这样。
成长最要不得的就是横向比较,就算是学界经过充分验证的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,也是获得顺序大体不变,但具体年龄差异巨大。
婴儿期的时候,孩子的生长差半个月都差异巨大,进入到幼儿园阶段,一个年龄段的孩子,头年九月的和次年8月的,差别也非常大,这样大的个体差异,肯定没有一个单一的尺度和方法是适合所有人的,但大体上,会有一个年龄区间的参考范围。
这也是接下来我会做的,撰写孩子的语言、认知、发展专栏,讨论具体的发展、具体的指导,帮助大家建立宏观的概念,更个体化地了解自己的孩子。
希望大家在跟随系统的亲子阅读计划之外,能够对于眼前这个具体的孩子,提供更适合他的引导和支持。
个体化的教育在集体的环境中,意味着昂贵、精英、高不可攀,而在家庭的环境中,每个孩子接收到的,都是个体化的教育。
单纯的线上教育课程,只能提供一套同样的内容给到大家,几乎不可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量身打造、因材施教的教育,于是,在研发课程的同时,我们也会发布科学、哲思、认知、发展等专栏文章,提供方法,提供指导。
希望我们能一起实现,给每个孩子最适合的个体化教育。
诚挚的邀请你一起童行,给孩子更好地成长。
本文配图均来自日本绘本大师林明子的插画
12
吕丽莹
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学硕士
儿童语言及认知发展专家
三岁红豆的妈妈、童行计划导师
扫描文章下方二维码,可以长期关注我们的更新。近期我们还有整个阅读计划的细节规划、一系列原创课程体验发布,保存日历表也可查看课程进度,免费参与,欢迎你与我们一起童行。
(具体发布日期可能会有微调)
理想走在现实之前
长按关注一起童行
扩展阅读
童行计划
实操
方法
理念
点击阅读原文,近距离围观雨果奖得主郝景芳、浙大教授王立铭两位大咖对谈儿童科学教育↓↓↓